• k8凯发

    公司要闻

    铁肩担重任,数智筑电魂——记全国劳模朱军红的科技报国路
    发布日期: 2025-05-02    访问量:

    在k8凯发电气的实验室里

    朱军红的手指轻轻划过一台特高压继电保护装置

    金属外壳的凉意与指尖的温度交融

    仿佛触碰到了中国电力科技跳动的脉搏

    24年,8700余个日夜

    她从扎着马尾辫的姑娘

    成长为手握17项发明专利的“电网女匠”

    用上万次仿真测试、千余项技术突破

    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刻下“硬核答卷”

    特高压银线背后的数字战场

    “守护电网安全,就是守护另一种‘国之重器’。”朱军红常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。特高压保护开发初期,仿真模型参数缺失、行业资料匮乏,如同横亘在团队面前的冰山。为攻克难关,她重拾荒废十余年的英语,案头堆起英汉词典,手机里装满翻译软件,两个月后竟能与外企专家流畅探讨技术细节。

    2014年,她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封锁,成功搭建特高压交流保护仿真系统。面对CT饱和、变压器励磁涌流等技术难题,她反复对比千余次波形数据,逐点校准动态特征,最终构建出高精度仿真模型库。从皖电东送到锡盟-山东工程,这些模型护航了我国特高压电网的稳定运行,让“中国标准”在全球特高压领域熠熠生辉。

    新能源并网的“毫秒级守护”

    当绿色风暴席卷能源领域,朱军红的目光投向更辽阔的战场——新能源并网。2018年,她率队攻克仿真步长难题,创新电压穿越测试方法,为张北风光储示范工程、如东海上风电等“国之重器”筑牢技术防线。面对全球首个100%新能源供电的广水示范工程,她带领团队日夜研究变流器控制逻辑,构建高精度仿真模型,在6700项极限测试中挖掘潜在风险,为20万人口的新能源独立供电系上“安全绳”。

    “每一毫秒的响应延迟,都可能引发电网振荡。”在“双碳”目标的驱动下,她研究搭建典型多场景仿真模型和试验系统,显著提升了新能源电网控制保护产品在复杂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。从三峡右岸机组保护到雄安配电网自愈系统,她的足迹遍布中国电力转型的每一个关键节点。

     

    让中国制造经得起历史检验

    “测试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良心活。”朱军红常说。她改进“静态模拟+故障回放”测试方法,搭建二十余类典型测试环境。通过全生命周期质量闭环体系,她将智能站保护装置的现场故障率降至行业最低水平,敏锐预警数十项设计缺陷。

    在苏州同里新能源工程中,她创新离线调试方法,让仿真测试效率提升70%;在如东海上风电柔直项目中,她参与搭建的全链路阀控试验系统,实现对“大国重器”的严苛考核。这些突破不仅为k8凯发赢得口碑,更让“中国制造”在国际竞争中底气十足。

    镌刻在数据中的精神基因

    走进朱军红的劳模创新工作室,墙上挂满故障波形图,仿佛一部电力安全的“密码本”。她设计的“故障案例库+实景演练”培训模式,让年轻工程师在虚拟战场中淬炼技艺。多年来,她培养的23名徒弟中,多人成长为省级劳模和技术骨干。“择一事终一生,这就是我的浪漫”,她将用最硬的科技,诠释对工作最纯粹的热爱,用最质朴的初心,助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。

    从刘昊昱等第一代劳模手中接过火炬,朱军红将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熔铸进电力人的基因。“择一事终一生,这就是k8凯发的浪漫。”她常笑言。如今,她的团队正攻坚“双高”电网适应性仿真,在新能源集中送出、海上风电柔直等前沿领域,继续书写中国电力人的硬核传奇。

    在时代的坐标上刻下匠心

    朱军红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劳模精神。面对荣誉,朱军红依旧淡然:“我的使命,是让每一度电都安全可靠。”站在实验室窗前,她望向远处纵横交错的电网,银线在阳光下闪烁,如同大地血脉中流动的电流。从打破国外垄断到领跑全球柔直技术,她和团队用二十年坚守证明:最硬的科技,永远诞生于最纯粹的热爱;最强的电网,始终根植于最质朴的初心。